当前页面: >

构建现代都市农业格局

来源:湖湘名人在线  时间:2020-11-05 06:16:12

构建现代都市农业格局

近年来,长沙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突出“一县一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聚焦大产业。实施“一县一特”专项行动计划,以宁乡花猪、长沙县绿茶、浏阳油茶、望城蔬菜、小龙虾和花卉苗木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产值过百亿的农业特色产业。聚焦大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加加酱油、良品铺子等农产品加工上市企业,2019年农产品加工业总销售收入达2519亿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现代农庄1570家,2019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超过3000万人次。大力发展农业村电商,培育形成了兴盛优选、搜农坊等本土农业村电商独角兽。聚焦大品牌。深入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全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615个,其中宁乡花猪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突出绿色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以标准为基础。推行统一种苗、统一设施标准、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的“五统一”标准化生产,创建“菜篮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9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场963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7家,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77个。以绿色为导向。加快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按照“零污染”的标准,建设年出栏万头以上标准化生态环保养殖场20家。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项目,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扎实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耕地质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体系,依托隆平高科技园重点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种业硅谷”,建成宁乡花猪陈焕春院士工作站、望城蔬菜邹学校院士工作站、长沙绿茶刘仲华技术创新中心,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0.9%

突出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充分盘活、合理配置农村“人”“地”“钱”三大发展要素,激活现代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破解“人”的问题。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全长沙市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373家、家庭农场2972家。破解“地”的问题。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首创土地合作经营鹊山模式,有效盘活承包地经营权。抓好浏阳市“三块地”改革试点,累计办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42宗,积极稳妥探索盘活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有效途径。破解“钱”的问题。引导金融资本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为重点龙头企业提供股权投资1亿元。与蚂蚁金服合作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累计为全市农民群众提供普惠性贷款36亿元。

突出共建共享,让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坚持现代农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采取“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累计铺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195个,带动9.37万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人均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坚持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推行“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如望城区田心坪村通过“龙头企业+公司+农户”模式养殖荷花虾,农民获得700/亩的土地租金收入,参与养殖的农民另可获得约3500/月的工资收入。坚持现代农业与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按照“参股不控股、服务不经营”的新型发展思路,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股份制、租赁制、合作制等方式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现代农业企业、分享现代农业成果,走出一条市场化、低风险、可持续的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长沙路径。截至20209月底,长沙市95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其中720个村收入超过20万元,有效增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编辑:李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