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独岭坳址历史陈 ——读杜钢建教授“茶陵独岭坳遗址印证神农和少昊的历史文化”札记(14首)

来源:湖湘名人在线  时间:2021-05-29 10:58:22


独岭坳址历史陈

——读杜钢建教授“茶陵独岭坳遗址印证神农和少昊的历史文化”札记(14首)

七溪山人

 

茶陵少昊朝开创,云阳少昊氏族现。

距今大约八千年,拂去尘埃历史陈。

管窥茶陵独岭坳,考古遗址七千年。

史籍记载茶陵地,少昊文化已存在。


(二)

茶陵独岭坳遗址,位置枣市虎形村;

界首镇地火星村,交界地带对江村。

低矮平缓独岭坳,可窥一座小山岗。

公元一九八六年,文物部门作普查;

发现独岭坳遗址,青鸟欢鸣总含情。

公元一九九二年,株洲文物管理处;

开始试探性发掘,二次考古独岭坳;

已是一九九五年,联合茶陵共组织。

 

(三)

两次发掘独岭坳,大量遗物遗迹陈。

文物时间跨度大,少昊朝到夏商周。

出土陶器数量大,红褐陶与灰色陶;

火候不均可管窥,圜底器和圈足器;

需用陶支架支撑,釜罐盘盆碗杯等。

少量白陶和彩陶,劳动工具有石器;

石斧石锛与石凿,石网坠与砺石等。

 

(四)

考古独岭坳遗址,房屋基址成系列。

管窥房屋基址上,柱洞灰坑组成也。

方形圆形等形状,拂去尘埃痕留泥。

墓葬遗址墓坑窥,大小不同有陶器。

陶器石器随葬品,可窥民俗万古传。

遗址三个祭祀坑,距今大约七千年;

遗存遗物属一期,上古文化有遗存。

 

(五)

二期文化遗存物,距今六千五百年。

出土文物有陶鼎,其它平底器物研。

器物上面有刻画,似有浮雕的戳印;

压印模印纹饰等,陶器文明逐渐深。

三期文化遗存中,几何印纹硬质陶;

出土装饰陶器纹,曲折纹和绳纹等。

 

(六)

考古独岭坳遗址,出土株洲第一稻。

五号灰坑中发现,三十多处碳化稻;

稻谷印痕和谷壳,值得注意已科研。

管窥这些稻谷史,人工种植时间长;

属于栽培之水稻,已经不是野生稻。

渊源茶陵地品种,独立起源一类稻。

 

(七)

考古独岭坳遗址,发现尖状器砺石;

属于稻作生产时,农业工具逐一陈。

距今七千年前时,砺石已经普遍用。

石器加工工具窥,主要用作打磨器。

大型砺石四周高,原始磨具中间低;

加工粮食需磨具,古人智慧已展现。

 

(八)

茶陵独岭坳管窥,远古森林皆茂密。

野兽鹿熊常出没,百种凤鸟林间飞。

考古发现有野果,酸枣悬挂遗存扉。

采果收稻猎野兽,独岭定居田园归。

祭祀场地窥信仰,原始宗教共敬畏。

生活器具生前用,死后陪葬给亲人。

二次葬俗独岭坳,源于湖湘可管窥。

 

(九)

考古发掘独岭坳,展示历史七千年。

出土房基有五座,墓葬遗址丗四座;

管窥灰坑十五个,卵石堆积有一个;

还有祭祀坑三个,大量陶石骨木器;

可窥动植物遗存,文化层厚二米多。

人类在此居住长,证明时间感苍桑。

 

(十)

考古发现独岭坳,农耕文明和制陶;

可窥茶陵地理貌,山地为主兼丘陵;

岗地平原皆俱备,杜公梳理逐一陈。

管窥茶陵东南部,万洋山褶有断带;

炎陵资兴隆起带,位置西北武功山;

武功山褶断带窥,可见北起太平山;

经由露岭云阳山,南至茶陵仰翠岚。

西北武功山守候,减弱冷空气南侵。

 

(十一)

农业发展需气候,茶陵属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适农耕,适宜居住景宜观。

茶陵冬寒期间短,无霜期近三百天。

神农炎帝少昊帝,祖地葬地在茶陵。

当时气候与环境,宜居宜耕好地方。

至今独岭坳一带,晴牵经略耀湖湘。

 

(十二)

七千年前茶陵地,东边江西交界处;

一条赤水直通海,直通广东水路畅;

交通方便非常道,世事时移谁记忆。

洣水流域茶陵窥,大小河流连溪涧;

主要支流有茶水,洮水沤江与文江。

茶陵界地首河窥,进入安仁永乐江。

赣江水系觅溪涧,发源茶山入永新;

三湾河汇入禾水,武功山脉赣江流。

 

(十三)

当年茶陵水系窥,皆与赤水紧相连。

舟船可以通赤水,途径广东进大海。

赤水后来干涸了,世事时移谁记忆。

五千年前山海图,还可看到赤水江。

茶陵少昊氏后裔,族群通过赤水江;

直达南海等地方,浪击飞舟兴致扬。

 

(十四)

管窥独岭坳遗址,考古发现已证明;

七千年前神农氏,少昊历史文化存。

考古若能进一步,相信茶陵可揭示;

更加古老的历史,灿烂文化可招魂。

 

2021年5月28日整理

 

 

 

附:杜钢建《茶陵独岭坳遗址印证神农和少昊的历史文化》

 

 

茶陵独岭坳遗址印证神农和少昊的历史文化

2021年5月27日

杜钢建

 

 

茶陵少昊朝的开创和云阳山少昊氏族出现的历史距今大约有8000年-7000年左右。距今7000年前的茶陵独岭坳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史籍记载的茶陵少昊文化的存在。

茶陵独岭坳遗址在湖南省茶陵县枣市乡虎形村与界首镇火星村和对江村交界地带。独岭坳是一座低矮平缓的小山岗。文物部门在1986年株洲市文物普查中发现独岭坳遗址。1992年,株洲市文物管理处对独岭坳遗址进行了试探性的小规模发掘。对独岭坳遗址的第二次发掘于1995年,由株洲市文物管理部门与茶陵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织。

对独岭坳遗址的两次发掘出土大量遗物遗迹,时间跨度有从少昊朝到夏商周。独岭坳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以红褐色陶器和灰色陶器为主,少量是白陶和彩陶。根据考古专家研究,红褐色陶器和灰色陶器火候不均。独岭坳遗址出土的陶器可以分为圜底器和圈足器两大类。圜底器往往用陶支架来支撑。陶器有釜、罐、盘、盆、碗、杯等。独岭坳遗址还出土大量生产劳动工具的石器,包括石斧、石锛、石凿、石网坠、砺石等。

考古发现独岭坳遗址有系列房屋基址。这些房屋基址由柱洞和灰坑组成,有方形形状和圆形形状。在墓葬遗址中有大小不同的墓坑,墓坑里多有陶器和石器随葬。独岭坳遗址还发现三个祭祀坑。这些距今7000年至6500年的遗存物属于一期文化遗存。

在距今6500年至6000千年的二期文化遗存中,出土有陶鼎和其它平底器物。这些器物上面刻画有浮雕似的戳印、压印、模印纹饰等。在第三期文化遗存中,出土有几何印纹硬质陶器,装饰陶器纹样包括曲折纹和绳纹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独岭坳文化遗址出土了株洲第一稻。在五号灰坑发现三十多处碳化稻谷壳和稻谷印痕。经过科学研究发现,这些稻谷是经历长时间人工种植的栽培水稻。它们不再是野生稻。根据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这些稻谷是茶陵当地独立起源的一类稻种,堪称株洲第一稻。

独岭坳遗址考古发现的尖状器和砺石属于稻作农业生产工具。距今七千年前的砺石已经普遍被当做石器加工工具的打磨器来使用。在独岭坳出土的大型砺石四周高,中间低,可能是古人加工粮食的原始磨具。

远古时期,茶陵独岭坳一带有茂密的森林,鹿、熊等野兽出没于树林之中,百种凤鸟在树林间飞行。考古发现还有野果悬挂和酸枣遗存。古代独岭坳人猎捕野兽,采集野果,收获稻谷,过着美好的定居生活。独岭坳人有着共同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祭祀场地。独岭坳人用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生活器具和生产工具给亲人陪葬。考古发现距今7000年前的独岭坳人流行二次葬的葬俗。笔者曾经论证西方二次葬的葬俗源于湖湘地方。

在独岭坳的考古发掘,展示了 7000年的历史。独岭坳遗址出土房基5座、墓葬34座、灰坑15个、卵石堆积1个、祭祀坑3个,以及大量的陶、石、骨、木器和动植物遗存。文化层最厚处近2.5米,证明人类在此长时间居住。

考古发现的茶陵独岭坳农耕文明和制陶文明与茶陵地貌有关。茶陵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岗地和平原俱备。茶陵东南部的万洋山褶断带,属炎陵-资兴隆起带的西北段。茶陵西北部的武功山褶断带,北起太平山,经露岭、云阳山,南至茶陵。茶陵西北有武功山可以减弱北方冷空气南侵。

从农业发展需要的气候条件看,茶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于农耕和居住。茶陵冬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7.9℃,一年稳定通过10℃的天数有233天。茶陵平均初霜日为12月3日,终霜日为2月10日,无霜期294天。神农炎帝和少昊帝的祖地和葬地在茶陵,也与当时的气候环境有关。茶陵独岭坳一带至今仍然是宜居宜耕的好地方。

7000年前茶陵东边与江西交界有一条赤水,直接通到广东进海。当时茶陵的水路交通非常方便。现在茶陵还有洣水流域,连接大小河流25条,溪涧1732条。洣江流域面积2495平方公里,通航里程137千米。洣水的主要支流水系有茶水、洮水、沤江和文江。茶陵界首河入安仁永乐江。属赣江水系的溪涧3条,发源于茶山,入江西永新县三湾河,汇入禾水。当年茶陵的这些水系都与赤水相连,船舟可以通过赤水到广东进大海。可惜后来赤水干涸了。在5000年前山海图上还可以看到直通大海的赤水江。茶陵少昊后裔氏族通过赤水江可以直接到达南海等地方。

茶陵独岭坳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7000年前神农和少昊历史文化的存在。笔者相信在茶陵的进一步考古发现,能够揭示茶陵更加古老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