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中华木子兵法创始人易学泰斗李德雄院长应邀莅临长沙讲学

来源:湖湘名人在线  时间:2020-10-25 16:11:35

中华木子兵法创始人易学泰斗李德雄院长应邀莅临长沙讲学

    本网长沙讯10月20号至24号中华木子兵法创始人易学泰斗李德雄院长应邀莅临长沙讲学。李院长此次来长,意义非凡。 由学生,弟子杨恒等组织安排下到圣商教育湖南旭易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考察讲学,传经送宝。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参观与拜祭李院长恩师谊父中南林学院创办人沈鹏飞,拜祭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蒋英教授。在长沙李德雄院长着意选拨培养国学木子兵法传承人。 

      22号下午李德雄教授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母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感慨万千,与学生一起在沈鹏飞,蒋英两位前辈的铜像共同缅怀恩师情谊!

     23号下午在圣商教育湖南旭易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李德雄教授深入浅出的开展了一场木子兵法专题学术讲座。与会学员聚精会神,激 情互动。大家都收获了丰富的国学精华!

    李德雄教授,1965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园林高级工程师),99年世界园博会广东省政府任命的造园专家组专家。四十年来以易为魂,以植物为兵,布阵造园,被誉为《绿色兵法》。武汉大学哲学教授唐明邦评价曰:“《木子兵法》是中国园林建筑风水文化的一枝奇葩。”易学泰斗邵伟华题曰:“植物风水 造福万民”。 “中国着名风水学家张惠民赞其”植物风水奇人“ 、 ”植物造场前无古人“,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长巨天中赞誉”植物风水第一人“。

他先后成功主持并参与了深圳国际机场、九届全运会基地、石景山旅游中心、广州大学城、香港回归公园、旅游风景区、渡假山庄及各级森林公园等百多大型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中国林业”劲松奖“获得者,香港回归前,他发现香港特区区徽把洋蹄甲误作紫荆花,即致函特区行政长官指出,收到来信致谢。98年以来倡导大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曾遭困挠,仍不懈余力,持之以恒。多年来在广州、佛山、番禺等电台主讲《生态环境与风水》专栏节目。能熟悉运用数千种植物进行环境改场,有”当代神农“”植物活辞典“”植物活化石“和”现代李时珍“之称。60年代初发现植物间存在一个”生物场“,积极探讨利用生物场降低人的犯罪率,为社会和谐服务。

李德雄的“六个第一”

 •  发明绿色兵法、开创中国植物风水研究的第一人

 •  在世界上把易经应用于园林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和环保工程第一人

 •  在中国大学课堂讲授易学风水的第一人

 •  在中国开展科学风水图片展览的第一人

 •  在电台、电视台主讲易经和家居风水的第一人

 •  创办中华国学研究院、中华木子兵法研究院的第一人

十个新发现

1、林环水抱风水好  2、花木是治世良方   3、花木营造新风水  4、植物间有量子纠缠

5、植物场是楼盘策划的重点依据  6、植物是有生命的吉祥物  7、植物是老子之师

8、发现女儿村的奥秘   9、“木”是宇宙乾坤的主控者   10、植物预报灾难

出版的书籍著作

《植物密码》、《植物风水》、《花木旺人生》、《人居花木风水》、

《木子兵法》等《木经》系列丛书

作者2006年起与北京大学合作科研课题一览


1、《李氏绿色兵法》解决建筑的不足,如角煞,微波发射站,高压线等不良的电磁波干扰等引起疾病的问题。

2、《李氏绿色兵法》解决形煞,如淘大花园造成污染的小气场。

3、《李氏绿色兵法》在女儿村、男人村的发现。

4、《李氏绿色兵法》对采矿的研究。

5、《李氏绿色兵法》对河堤白蚁洞的探测和地震灾情预报。

6、《李氏绿色兵法》对酸碱地、肥沃和瘦地、干地湿地的勘察以评价适树、适地的课题,为房地产选址提供依据。

7、《李氏绿色兵法》对养生、对治病的课题。

8、《李氏绿色兵法》对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修养防止降低犯罪率的研究。

9、《李氏绿色兵法》用植物协助公安破案的课题。

10、《李氏绿色兵法》对人体生物钟养生场的建造。

11、《李氏绿色兵法》与人的生肖生物场的建造。

12、《李氏绿色兵法》对家居摆花,别墅栽花的易经应用。

13、《李氏绿色兵法》对人的血型的养生场的建造。

14、《李氏绿色兵法》对厂矿净化、抗污、降噪、防火、环保的作用。

15、《李氏绿色兵法》对住宅生活区宁静、卫生、纳荫、隔噪、防尘、景观文化。

16、《李氏绿色兵法》对学校绿化(中小学幼儿园等)益智、美观、通风、采光、卫生、文明素质培训。

17、《李氏绿色兵法》对医院、仓库、机关、飞机场、油库、茶楼酒馆、办公环境等植物风水场的建造。

18、《李氏绿色兵法》对花粉影响风水的研究。

19、《李氏绿色兵法》对有毒的生物场的研究。

20、《李氏绿色兵法》对绿色写字楼的研究。

21、《李氏绿色兵法》对老人生物场的研究。

22、《李氏绿色兵法》对人体生物场建筑场的研究。

23、《李氏绿色兵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智力的研究。

24、《李氏绿色兵法》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质量的研究。

25、《李氏绿色兵法》对忧郁症、住宅趋吉避凶、旺财旺文昌的研究。

26、《李氏绿色兵法》观花治病、观盆景调心等课题。

27、《李氏绿色兵法》对风水优劣量级的调查评价。

28、《李氏绿色兵法》对垂直风水——垂直立体绿化的研究。

29、《李氏绿色兵法》四十年的易经实践——排兵布阵百个实践案例的评析。

30、《李氏绿色兵法》的“兵”——植物的阴阳五行识别鉴定。


植物造风水之易用百多个工程实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香港穗南绿化苗木基地  

佛山名雅花园住宅小区                 广东省吉山物资(301)仓库

肇庆七星岩《古亭世界》               广州元岗村、永泰村

海南猴子实验基地规划                 海南红色娘子军旅游基地  

海南花卉基地规划                     高要宝莲寺       

新兴国恩寺碑林                       深圳凤凰山寺规划

禅宗六祖故居                         新兴龙山文化景区   

广西容县真武阁                       广州大学绿化设计  

肇庆学院(西江大学)                 广州大学城环境建设咨询

广州市七十五中学                     培英中学            

南海丹灶镇第二小学                   省农业厅大院绿化规划咨询   

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大院                 番禺广昌公司

广州市二轻疗养院设计与施工           高盛集团美居中心      

深圳蛇口电讯公司                     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大院     

广西玉林市政府选址                   深圳市计量所大院

茂名市政府大院                       广东省军区大院              

云浮市政府大院                       佛山环市镇政府大院      

南海务庄政府办公大院                 江西崇义县政府选址

湛江龙潮村环境规划                   西安爱丽丝公司             

肇庆市万亚科技公司                   广东省军区油库           

罗浮山某师油库                       珠海唐家油库

湛江何强文武学院选址                 东莞市主干公路绿化        

开平110指挥中心绿化                  广东省军区政治部招待所       

海军421医院                          高要县医院

花都炮兵旅某部励志园                 花都花山广场            

高要(香港)老人院                   天河软件园配套住宅小区  

明园(广州军区干部培训中心)         惠州金裕公寓

增城正果、东莞横坑墓园               南海长青、肇庆常青仙乐园      

广州立德粉厂                         九届全运会黄村体育基地      

广西玉林国防培训基地                 广西柳州电台大院

深圳福田内伶仃红树林保护区           深圳国际机场        

深圳布吉月牙岭公园                   黄龙湖森林公园——植物不迷宫  

深圳竹子林幼儿园                     恩平锦江温泉——植物不迷宫(筹建)

从化太平飞鹅岭生态果园规划           南海雷岗公园        

南海黎涌生态园(状元伦文叙故里)     99’世博会广东馆与粤晖园筹建   

恩平锦江温泉——植物不迷宫(筹建)   广东省林业厅种苗圃

珠海石景山旅游中心                   陆河火仙(山)峰森林公园

深圳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三水侨鑫生态园 

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广州凤凰山森林公园

沙头角荔湖(东和)公园               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

东莞旗峰森林公园                     黄埔龙头山森林公园

从化逸泉山庄                         花都王子山森林公园

惠东九龙峰森林公园                   连州潭岭森林公园

广州石门森林公园规划                 茂名茂坡森林公园

江西崇义竹子公园                     狮山实验学校 


东莞樟木头源樟电力厂                 高明新民污水处理中心


东莞常平文昌塔                       三水荷花公园

深圳四建五建公司                     广西武鸣香水河地产

广州华侨补校                         台山110指挥大院

台山海燕果园                         东莞嘉多利山庄

张家界三龙峡风景区                   东莞樟木头镇标新迁

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风水布局       云浮军区大院

私立华联大学、诚美计算机学院环境设计堪舆咨询

西樵山黄大仙 

佛山、南海、丹灶、狮山、龙江、九江、花都、高明、西安、

咸阳等百多个工程

蒙古国中草药生态园的营造规划        

迪拜世界岛《欧洲之心》环境优化规划  


社会任职

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研究员

中华木子兵法研究院  院长

北京建设大学古建筑艺术学院   客座教授

广州华南环境资源研究院  植物风水首席科学家

中国易经协会   顾问

中国风水学会     首席顾问

中国风水学会     资质评审委员

东盟易学研究院    名誉院长

国际易经风水研究院  名誉院长

广东华文国学研究院    顾问

中华国学研究院   创建人  首任院长

99 ’昆明世界园博会 广东省政府任命造园专家

私立华联学院 教授

香港国际心理语言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 名誉会长

世界华人周易协会 高级顾问

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  名誉院长

《世界名人风采》 杂志   副社长  总编

广州木子园林公司 高级顾问

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 高级顾问

绿回、中庭园林公司 总工程师

名品彩叶苗木股份公司环境优化规划顾问

蒙古国中草药生态园的营造规划顾问

李德雄教授在颐和人居风水文化论坛上获得广州市副市长陈绮绮代表组委会颁发的易学终生成就奖2007年于 广州)。

 

在湖南桃花源首届易经大会上,李德雄教授《植物风水》论文荣获一等奖1997年于湖南)。

 

在湖南桃花源首届易经大会上,李德雄教授《植物风水》论文荣获一等奖1997年于湖南)。

 

2007年主持广州军区76161部队营区仓库工程园林绿化设计,荣获军工创新贡献奖

 

2009年主持广西军区办公大院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荣获军工荣誉证书

 
 

 

      

 

在颐和人居风水文化论坛上获得终生成就奖2007年于 广州)。

 

20193月应邀到迪拜皇家花园进行风水堪舆与规划(右三为阿拉伯酋长国王爷)

 


 摄影:李顺平 欧志伟 编辑:李顺萍

附录:沈鹏飞,蒋英教授介绍


沈鹏飞 - 林学家、林业教育家

沈鹏飞(1893 07.05 - 1983 01.06),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毕生从事林业教育和林业科学事业,除讲授多种林学课程外,还考察过西沙群岛、海南广东等地森林,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曾参与创办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室、稻作试验场、白云山第一模范林场,南京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及华南农学院森林经理研究室等;还参加了我国橡胶事业的开拓工作。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沈鹏飞

  • 别名

    字云程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广东番禺

  • 出生日期

    1893年7月5日

 
  • 逝世日期

    1983年1月6日

  • 职业

    林学家、林业教育家

  • 毕业院校

    北京清华学堂

  • 性别

目录

履历

1921-1922年 任广东农业专门学校林科主任。

1923-1924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主任;副教务长。

1924-1926年 任广东大学农科教授。

1926-1932年 任中山大学森林系主任,农学院院长,中山大学事务管理处主任。

1932年 任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

1934年 任上海暨南大学校长,同济大学教授。

1936年 任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

1937年 任广东省粮食管理委员会委员,粮食管理处处长。

1945年 任战地服务团秘书,南京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园林处处长。

1949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

1952年 任华南农学院教授、林学系主任。

1958年 任广东林学院教授、代院长。

1962年 任华南农学院教授、副院长。

1963年 任中南林学院教授、院长。

1966年 任华南农学院教授。

1980年 任华南农学院森林经理研究室教授、主任。

1983年1月6日 病逝于广州。

历任广东省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78年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还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委和第八届中央委员。

生平

求学经历

沈鹏飞,字云程。广东番禺人,生于1893年7月5日,幼年在番禺私塾读书,聪颖好学,打下了比较好的文学基础。14岁入两广方言学堂学习,以诗词文章在同辈中闻名,曾被誉为"番禺才子"。辛亥革命时,他满怀jiqing参加革命军,稍后到北京清华学堂学习,191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取赴美留学。初拟攻读炸药化学,因患肺病在俄勒冈大学转学森林工业,1919年获林学士学位。旋在耶鲁大学研究院继续攻读林学,1921年获硕士学位。

1921年9月回国,就任广东农业专门学校林科主任、教授,讲授制材学和森林经理学。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林业教育生涯,培育了几代林业科学技术人才。

教学经历

1923年1月应章士钊校长之邀,任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主任,副教务长。1924年孙中山创办广东大学,沈鹏飞又南返广州任广东大学农科教授。1926年广东大学改名中山大学,沈鹏飞先后被任命为中山大学森林系主任、农学院院长、事务管理处主任。1926年至1931年期间,曾以事务管理处主任身份代行校长职务,与当时任教务长的鲁迅有过一段友谊。

1923年至1932年期间,沈鹏飞除讲授森林经理学外,还讲授过植物学、测树学、制材学、森林工学、森林较利学等课程,显示了他多方面的知识和造诣。在这期间,他与陈焕镛创办了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与丁颖创办了中山大学稻作试验场;还创办了广东第一模范苗圃和中山大学白云山第一模范林场。他还参加组织了对西沙群岛的考察工作,其编写出版的《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成为我国研究西沙的早期文献而被各方所引用。他和当时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德国专家G.芬茨尔(Fenzel)等,共同进行了中国早期的森林经理调查,编制了白云山模范林场森林施业案。这是中国最早的森林施业案之一。至今广州白云山林场还大致保持当年规划的格局。

1932年,沈鹏飞到南京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在此期间,与于右任等人一起参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创办工作。1934年之后,他在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任教,并担任暨南大学校长。

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南京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1954年改为中山陵园)园林处处长,在此期间与郑万钧筹办南京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

1949年,沈鹏飞重返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50年担任该校林业专修科主任,率领当时森林系与林业专修科师生,对海南岛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森林调查,为海南岛热带森林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对新中国建设充满热情,在一首诗中写道"老夫今年五十九,南行复北走",指的就是他为中国林业建设奔波于海南和大小兴安岭之间的情形。

科研经历

1951年,沈鹏飞积极参加了当时橡胶事业的开拓工作,而且在中山大学森林系和林业专修科开设橡胶经理学课程,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橡胶经理学讲义。这本讲义对我国橡胶事业发展初期的规划、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导。由于当时师资缺乏,他还讲授过林业经济与企业组织、英语等课程。

1952年之后,沈鹏飞一直任职于农林专业院校,在各种教学行政职务和社会活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不但仍然坚持课堂教学,而且坚持亲自指导课程实习。他对学生既和蔼可亲,又非常严格。据当年听过他讲课的学生回忆,他对实习、作业一丝不苟,详细指出弊端的影响或认真修改,使学生日后难忘。一个学生30年后谈起当年实习情景时说:"自从那次沈老指出绘制标准地草图的毛病之后,我至今不忘。在工作中我未曾因此受过批评,反之,其他学校毕业的同志有的就不太注意这类事情"。

贡献

主要成就

沈鹏飞毕生从事林业教育和林业科学事业,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橡胶经理学讲义,主编了《森林经理学》。组织白云山林场建设,组织领导西沙群岛资源调查、海南岛森林调查。是中国林学会第四届和中国环境遥感学会名誉理事长、广东省林学会、广东省遥感研究会理事长。

沈鹏飞认为:"林业教育必须与林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他治学严谨,教学认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博取众长。主要代表作有:《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农业与林业之关系》、《广东造林运动与森林教育之进程》、《重视森林经理、发展森林经理──我国森林经理实践意见和问题》、《南方遥感试验场建设的探讨与工作报告》。教育论文有:《对于办理农业专门教育之管见》、《为提倡农专改办大学者进一解》、《中山大学农林学科之使命及其概况》、《近百年广东林业教育史略》。

主要论著

1 沈鹏飞.美国全国森林教育会议记.森林,1921,1(1).

2 沈鹏飞.世界森林损耗与水灾之关系.森林,1921,1(4).

3 沈鹏飞.农业与林业之关系.森林,1922,2(2).

4 沈鹏飞.世界松柏科木材之缺乏与俄国之供给.森林,1922,2(3).5 沈鹏飞.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28.

6 沈鹏飞.等广东杉木地方材积表编制的初步报告.林业科学,1957,3(3).

7 沈鹏飞.关于打枝和密植问题.中国林业,1957(7):9-10.

8 沈鹏飞.广东林业教育发展史略.农史研究(第一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9 沈鹏飞.积极推进我国森林经理事业.林业调查规划,1982.

10 沈鹏飞.重视森林经理,发展森林经理--我国森林经理实践意见和问题.森林合理经营永续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11 沈鹏飞.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12 沈鹏飞.南方遥感试验场建设的探讨与工作报告.森林经理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专题讲稿

沈鹏飞教学几十年,始终坚持认真备课,而且注意融进当时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内容。他经常对身边工作的同志说:"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因此要求他们要从单一学科向相邻学科移动,广采博收,一方面增厚自己的基础,一方面开拓学科的体系。在担任中南林学院院长期间,尽管任务繁重,他仍然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供大家参考。1982年,他提出把森林经理建立在森林生态学基础上,吸收系统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组织森林资源管理;从技术经济高度进行林业生产和生产力评价;运用遥感技术和信息理论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系统,通过反馈和负反馈实现森林资源的控制与调整,逐步使森林经理由一门经验学科向综合的定量的学科发展,从而促进森林多效益的永续利用,达到优化学科体系的新设想。也是在这一年,他留下了最后一份20余万字为研究生开设的森林经理专题讲稿。

学术活动

沈鹏飞不仅有着深厚的林学造诣,而且对多个学科都有研究。这就为他开展广泛的学术活动提供了条件。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和梁希殷良弼等老一辈林业专家发起筹组中国林学会,被选为中国林学会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名誉理事长。80年代初期,他曾被选为中国环境遥感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研究会顾问。1983年前,他历任广东林学会理事长,还参加筹建广东生态学会,广东遥感学会的工作,并积极参加广东植物学会、广东鸟类保护协会、广东技术经济与现代管理研究会等十几个学术组织的活动,并在其中担任荣誉职务。1979年,他组织了林业、水电等有关单位42人的科学考察团跋涉于阳江、电白、吴川、罗定、郁南、德庆等6个县、对广东水土保持工作,从机构队伍到生物与工程治理等技术措施提出了成套的意见。同年12月,他又组织科学考察小组连同地方有关部门,对西江上游水源林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并论证了惠东县"九•二五"特大水灾与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的关系。1980年3月,他再次组织15个单位的专家、学者30人,考察流溪河、增江上游水源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水源林的原则,保护和发展水源林的途径,以及经营方针、改革体制等方面的建议。

从1955年1月开始,沈鹏飞连续担任广东省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78年被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次年12月被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广东省政协多次会议上,发表了有关维护广东生态平衡,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言,提出林业建设的各种建议,他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某些项目上甚至自己暗自为之垫付经费。1979年10月至逝世前,他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热情从事海峡两岸交流和海外联谊工作。

捐献工资

"文化大革命"后,他将补发的工资捐献给中国林学会奖励基金会,作为发展科学技术之用。

沈鹏飞治学最突出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一贯强调理论要说明实际问题,为生产建设服务,同时又要来自实际。他曾生动地指出:"基本理论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和实际相联系,尽可能地为实际服务,比如你只讲形态分类,但又不讲它在什么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又不介绍它们的用途,这样就不全面了,卖广告还要讲用途嘛"。

50年代,他为了使华南农学院林学系的教学更好地从华南实际出发,特地和林业部联系,设立华南林业研究室,并亲自兼任主任。他带头深入林区研究山价、油茶经营及其技术经济问题。他是我国早期将技术经济引人林学领域,特别是经济林的研究者之一。

60年代,为了研究中国热带林的主伐与更新,他亲自在海南岛霸王岭林业局建立了热带林主伐、更新实验区。当他87岁高龄再度登上当年实验林的山场时,郁郁葱葱的一片茂林,生动形象地向世人说明了海南热带林的采伐与更新规律,展示了中国林业学者对热带森林研究的成果。

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历史变化,使沈鹏飞对祖国未来再次充满jiqing,他写诗道:"岁暮艳阳仍美好,人生难得共春光"。他在晚年着重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在华南农学院建立了森林经理研究室,这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建立的这类研究室之一;一件是在广东推动环境遥感事业的发展,在林业部的主持下成立中国林业的第一个遥感试验场--南方林业遥感试验场。在建场一周年的时候,他亲自撰文作了建场的总结。

沈鹏飞生命的最后几年,仍然学而不倦,刻苦工作。甚至在住院高烧期间,还为1980年林学会学术会议撰写论文,委托助手到会上代为宣读。在这次会后,一批南方森林经理学者,要求发起召开南方森林经理理论座谈会,以求进一步探索南方森林经理的路子,推动我国南方林业建设的发展。他欣然赞同,并在筹备期间将座谈会改名为"南方森林经理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参加这次座谈会除森林经理学家外,还有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系统工程学家,形成多学科综合的学术活动。1981年,座谈会结束后,在福建、湖南、云南集体林区出现了一批森林经理实验点。沈鹏飞也亲自在广东龙门县地派办起了合子森林永续利用实验点,将这个不足20户的小山村办成林茂粮丰,人均收入全县最高的一个地方。1981年之后,他发起召开的南方森林经理理论与实践座谈会,逐步形成了我国南方森林经理定期学术交流的一个中心。

1982年,沈鹏飞年届90高龄,仍然南北奔波,片刻不停地战斗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这一年春天,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遥感学术年会上,与会代表祝贺了他的90诞辰。5月,广东省各界数百人隆重庆祝他从事科学教育事业60周年和90寿辰,广东省的领导人和学术界人士热烈向他表示祝贺。来自全国的弟子,有的白发苍苍,有的风华正茂,都衷心感谢他对自己的培育。他兴高采烈地表示:一定要在他的晚年为祖国、为人民作更多贡献。6月,他又赴北京开会。7月到东北考察森林资源和北方林业遥感试验场,仔细研究了东北林业建设的状况。在取道北京南返时,因雷暴飞机滞留天津,一夜未眠,到京后又不顾疲惫,利用在京逗留的一天时间,伏身招待所的狭桌上,写了长达数千字的报告,送给当时的林业部长,提出了他对林业建设的一些想法和建议。8月,他回到广州后,学校本来安排他到中山县度假,他却利用这一段时间,和当地林业干部研究工作,亲自攀登五桂山,检查一个遥感研究课题的情况,就是在这最后的一次实践活动中,他染上感冒转为肺炎。10月在住院期间,他在病床上亲自起草了森林经理研究室的基建计划。11月中旬至下旬,他要求助手为他准备资料,研究华南林业建设新局面问题。12月上旬,他乐观地估计很快将要出院,开始计划1983年的工作。不料到12月中旬,病情第二次恶化。此时适逢中国林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他对助手口授了他给大会的贺电:"热切期望更多的中青年进入理事会","愿青山绿涛把红色中华衬托得无比壮丽",字里行间洋溢着这位老林业科学家对绿化祖国、建设现代化林业的宏伟愿望。1983年1月6日,这位中国林业界老一辈的学者,终于离开了他终身奋斗的林业工作岗位。

社会评价

中国近代著名林业教育家、林业科学家,中国现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先驱。




蒋英 - 植物学家 

蒋英,原名蒋积英,号菊川,1898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今昆山市)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父亲蒋璧是该县头名秀才,为人正直,善诗词书法。他从小却酷爱花草树木。

在植物分类学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工作,其主要著作有《中国植物志》第63卷和第30卷第2分册,详尽记载了中国夹竹桃科、萝藦科、番荔枝科植物,其中属蒋英发现定名的新种230个,新属10个,对中国植物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蒋英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898年

 


人物简介

蒋英,原名蒋积英,号菊川,1898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今昆山市)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父亲蒋璧是该县头名秀才,为人正直,善诗词书法。他从小却酷爱花草树木。

在植物分类学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工作,其主要著作有《中国植物志》第63卷和第30卷第2分册,详尽记载了中国夹竹桃科、萝藦科、番荔枝科植物,其中属蒋英发现定名的新种230个,新属10个,对中国植物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人物生涯


1917年他从苏州晏成中学毕业后,被送进上海沪江大学文学院。在这里,他除学好文科的课程外,最感兴趣的还是那千姿百态的植物,经常在校外或校园内采集各种植物标本。1919年,他毅然中断了文学院两年的学业,于次年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立志开发祖国绿色宝库。1925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以《花的进化史》论文获得由美国纽约大学颁发的林学士文凭。

1926年,蒋英带着大学时采集的两千号植物标本和一大箱书,到安徽省安庆农业专门学校任教,讲授造林学、土壤学、森林保护学和植物学等课程。不久,风起云涌的农minyun动迅速波及江苏。1927年,蒋英为爱国热忱所驱使,放下教本,投身到革命洪流中。他回到昆山,与陆传镛一起组织农民协会,并担任昆山县农民协会主任。1928年3月经秦仁昌介绍,蒋英到广州中山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任教,兼植物研究室研究人员。此后,他一连两年在广东珠江支流的东江、北江、西江流域采集植物标本,先后到过30多个县。广州的白云山,乐昌的九峰山,从化的三角山,英德的温塘山及博罗的罗浮山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高要的鼎湖山更是他常到的地方。

1930年2月,经秦仁昌教授建议,蒋英被调到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任技师,担任植物标本室主任,兼江苏、江西、云南、贵州等地植物调查队队长。

1933年7月,应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陈焕镛的聘请,蒋英又回中山大学任教,协助陈焕镛为发展农林植物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抗战八年,他随着中山大学辗转迁徙。1937年12月,他和陈焕镛等人一起,将农林植物研究所全部植物标本迁运到香港保存。后与陈少卿、梁宝汉等一批人从广州湾(现在的湛江市)进入广州,随中山大学农学院搬迁云南,后又搬迁到湘粤交界的宜章县栗源堡。

1941年春,荷兰国立植物标本馆发来聘书,请蒋英为他们编写《马来西亚植物志》,蒋英复信婉言谢绝,并赋诗抒怀:"挥手光阴四十春,如云逸志浥清尘;还将白雪酬初愿,谢却黄金抱璞真"。表现了一位爱国科学家的情操和矢志为祖国编写植物志的愿望。

1942年2月,蒋英任中山大学农林植物学部主任兼农林植物研究所代理主任。在抗战大后方的艰苦岁月里,他出色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并积极开展植物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带着研究生在南岭山脉的莽山、衡山、阳明山一带采集标本,一个拥有4万多号标本的植物标本室又在这里建立了。后在广东坪石沦陷之前,他又将这批标本藏到20多里外的坪游山村。抗战胜利后,将两处标本运到广州合并。

1946年春,蒋英受中山大学的委派去台湾考察。在台期间,他担任台湾林业实验所技正兼台北植物园园长职务。当时中山大学连他的薪金也不能按时寄发。但是,为了科学事业,他每餐只吃点稀饭,东拼西借,凑了千把元法币,买了一些廉价的电影胶卷,在8个月时间内,费尽心机拍下了台湾植物新种模式标本1600多张,收集了一千多本图书和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把这些标本资料全部献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成为编写《中国植物志》的珍贵资料。此外,蒋英在台湾大学研究期间,还对该校搜藏的植物标本学名,做了不少订正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英继续在中山大学任教。院系调整后,他先后在华南农学院、广东林学院、中南林学院、广东农林学院和华南植物研究所任教授、研究员。他是广东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植物志》编委会顾问,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曾当选为第二届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确定数百种植物名称创造"陈列辅导"教学法

旧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农林高等教育)带有半殖民地色彩,有些院校采用外国教材和用英语讲授。蒋英意识到长此下去对中国农林科学极为不利。于是,他发奋编写中文教材。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担任华南农学院林学系植物学教研室主任,主讲植物分类学、树木学和植物学等多门课程,努力联系中国实际,不断把科研中得到的新资料,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在教学工作中,他还认真学习有关生物化学、细胞学等方面知识,充实到植物学、树木学和植物分类学的教材中。华南地区农林大学都在较长时间内使用他编的教材或参考书,为华南地区哺育了几代农林科技人才。

蒋英在教书和编书过程中,深感植物名称的重要。他常对学生说:"不知道植物的名称就不会认识事物。"虽然我国古代书籍如《诗经》、《尔雅》、《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群芳谱》、《植物名实图考》及各种医药、农、圃、说文书籍及数千省、县志书都载有植物名称,但这些中文名称应用到科学上来,还远远不够。古籍上的名称无实物为证,有图可稽者不多,且多为常见植物,深山僻野尚有许多无名的植物,所以俗谚有"草木无名"之说。如两广茶科共220种,真正有中名的仅16种而已;又如1935年蒋英研究广东番荔枝科植物共62种,中名方面通用及古籍有名者仅2种而已。其余如紫玉盘(Uvaria microcarpa),蚁花(Mezzettiiopsis creaghii),澄广花(Orophea hainanensis),银钩花(Mitrephora thorelii),嘉陵花(Popowia pisocarpa),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等等都是蒋英创立的名称,50多年来一直被全国普遍使用。其他经蒋英创立的各科植物名称更多,如中国夹竹科、萝藦科植物共421种,真正通用及古籍有名者仅21种,其余400种也是蒋英首次创立。为了教学和科研生产的应用,蒋英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编订了《两广乔灌木名录》,共有5000多种名称,有中名、土名或别名和拉丁学名,由广东林学院(1962年)刊行,至今仍有科学价值。

蒋英讲授树木学和植物分类学课程时,主张在讲课前集体备课,一人宣讲,这样可以充实内容、条理清晰,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他和教师们一起认真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早在宜章栗源堡时期,为了上好农学院学生的植物学课程,蒋英及其助手带领学生赴郊外,手提小黑板,挂在适当地点,将采到的植物标本,扼要介绍,使学生获直观效果。他创造了"陈列辅导"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在学期结束前夕,把课程和实验的全部内容,用各种直观教材、挂图、显微镜照片、生活标本、蜡叶标本等,连同说明、讲义分门别类陈列展出,辅以解说,就象举办展览会一样。他住在陈列室里,几乎整天充当"讲解员"。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系统、深刻地掌握植物学知识。在1952-1957年学生考试成绩评比中,植物学、树木学和植物分类学课程都是名列前茅。植物学教研室被评为广州地区自然科学先进单位,蒋英也两次被评为教学先进工作者。后来,"陈列辅导"教学法由高教部在《高等教育通讯》上介绍推广,各地许多高等学校都派人前来参观学习。

考察深山密林采集大量标本

植物标本是研究植物分类学和树木学的基本资料。蒋英为了采集标本,踏遍青山觅宝藏。1930年2月,他带着科学调查队,从綦江人贵州省境内。第一站是桐梓,在那里驻扎一个多月,每天带着干粮上山,早出晚归。后南下经遵义、息烽到贵阳。以贵阳为中心,先到贵州省东南部和南部的贵定、都匀、独山、荔坡、平塘、罗甸、安顺一线,然后挑着标本转回贵阳。再从贵阳去贵州省西部的黔西、毕节一直到靠近云南的草海。最后到贵州省东部的施秉、镇远、玉屏、铜仁江口、印江、湄潭等地,然后转到遵义,再经桐梓人川。在川采完标本后,顺长江东下返回南京。

此行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生活非常艰苦,每天仅吃些简单的饭菜,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上;住的是破庙和茅棚,不管刮风下雪,不管日晒雨淋,天天翻山越岭,辗转跋涉在60多个县的深山老林或悬崖峭壁之中。在这次采集到的各种植物标本中,有许多是前人没有认识的植物,还发现了许多稀有名贵植物。如在贵州、四川交界梵净山中的"长苞铁杉"就是这次在海拔2300多米高的山顶上发现的。他们在结冰的树上剪下冻枝,用火烤融化露出枝叶,经鉴定证明是松科铁杉属新种。从此,长苞铁杉在我国植物志上才占有一席位置。在独山县一个叫丹林的林荫里,他们还发现一种叶子象漆树,果实象榆树的乔木,采集了40多个花、果、叶标本和锯下40多个圆盘木材标本。这种被誉为"千花树"、"漆榆树"的树木,后经鉴定是我国特产的马尾树,为新科、新属、新种,是速生优良树种和造纸好原料。

1931年5月,蒋英继续带领科学调查队向江西进发,从九江经南昌、安义、奉新、高安、万载等地,转回南昌,再向临川、崇仁、宜黄、永修一带,然后登上庐山。

1933年春,蒋英带着助手黄志、陈少卿等人经越南到达昆明,计划去西双版纳采集。这次入滇,他收集了大量科学资料和标本。雇了当地35名挑夫随行运送标本和仪器。不料被挑夫偷走了蒋英的衣服、照相机、放大镜和5000元滇币,使他在经济上和物质上遭到重大损失,只得中止了这次西双版纳之行。途中,他意外地认识了昆明市基督教青年会的一位主持人。这位主持人请蒋英到教堂演讲。蒋英讲到中国植物分类学上的混乱,以及植物标本、苗木和资料的大量外流等问题,还提到常驻云南丽江、大理一带的英国神父洛克,曾长年雇用30多名壮汉采集动植物标本,寄往英、美,领取经费。最后,蒋英激动的说:"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比西方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半世纪。我们祖国漫山遍野的"绿宝石",万万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让洋人攫走。"蒋英的演讲,使那位主持人十分恼火,同时使在座中国人对英国神父洛克表示愤慨,甚至还痛骂不已。

为了觅绿色宝藏,蒋英整整6个年头没有进过家门;他的足迹走遍了半个中国的山山岭岭。采集到植物标本17000多号,如按每号15份计,总共25万多份,还有上千号的木材标本。这批标本,已成为编写《中国植物志》和研究中国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等学科的珍贵资料和财富。

1951年,蒋英被委任为两广野生橡胶资源调查队队长。他带队到广西东南部的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天天翻山越岭,寻找野生橡胶植物。后转往广东沿海一带,在斗门县三灶岛发现一种含胶量达35%的优质野生橡胶藤,名为花皮胶藤。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他们摸清了华南地区橡胶植物资源情况,除花皮胶藤外,还发现了酸叶胶藤、红杜仲藤、毛杜仲藤、鹿角藤等多种含胶量高的野生橡胶植物,受到国家农垦部嘉奖。当时,蒋英感慨万千地说:"1943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和农林部要我组织一个湘桂粤汉铁路枕木供应勘查团,经过两年多的勘查,跑遍了湘南12个县,写好《勘查纪要》送上去,结果却如石沉大海,更加证实当时政府并非有意开发植物资源,造福人民。"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治疗高血压病的蛇根木被外国垄断起来,禁止此药物向中国出口,即使要买一点蛇根木生物碱,每两要价937元。蛇根木是夹竹桃科萝芙木属植物。蒋英不相信在中国找不到蛇根木或近缘种。1961年,他经过8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终于在云南南部发现了野生的蛇根木。同时摸清了我国萝美木属植物资源,共有9个种,其中云南萝芙木、广西萝芙木、海南萝芙木是他发现的新种。经过临床试验,它们也含有丰富的可治疗高血压病的生物碱,副作用比蛇根木小。此研究成果为我国医药工业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

1973年,蒋英从国外文献中看到一种每年可长几米高的树-黄梁木。他立即翻阅了早年的调查笔记,查到我国广西十万大山等地有野生的黄梁木,便把文章译出送交有关部门,建议广西林业部门组织采集种子。现在,这种被誉为"奇迹树"的黄梁木,已被列为全国速生丰产树种。

1974年,蒋英来到广东从化温泉疗养院。一天,他从一位中医大夫处得知许多中药缺货,给治病带来困难,便主动组织了一个由医生和疗养员组成的中草药调查小组,到疗养院周围采集中草药,同时指导助手编写了当地草药的小册子,供疗养院医生和当地赤脚医生使用。以后又在这个基础上编写了一本记有1000多种植物的《广东从化地区经济植物简编》。

研究中国夹竹桃科、萝藦科和番荔枝科植物编纂《中国植物志

1933年,蒋英开始对夹竹桃科、萝藦科和番荔枝科植物进行系统研究,成为我国较早开始植物专科研究的植物分类学者。他先后发表了《亚洲夹竹桃目植物之研究》(1-5)、《广东番荔枝科植物》、《中国夹竹桃科植物一新属》、《印度尼西亚膜质藤属植物之研究》等多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从此,他的名字为国内外植物学家所熟悉。

蒋英认为夹竹桃科、萝藦科和番荔技科植物对中国技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献出了自己的几乎全部课余时间和假期,大力搜集这三个科的资料。多少年来,他为搜集过去失落的中国植物标本和邻国植物标本,特别是模式标本及原始文献,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利用自己与各国植物学家和研究机构在学术交流中建立的友谊,先后向美、英、法、德、荷兰、瑞士、瑞典和东南亚各国共26个国家借用或请他们代拍照片和抄打、复制原始文献资料,有时还自费向国外购回中国流落异国的许多模式标本碎片和照片。为了工作,他每天5点起床,有时整个白天在实验室解剖植物,晚上查阅有关书籍和摘录文献直至深夜。几十年来,他基本收齐了夹竹桃科和萝藦科植物的原始文献和模式照片或碎片。他把文献做成一式两份,一份归人植物标本室内,另一份留给自己研究,并按科属种做成两万多张植物卡片。1933-1949年,他主要从事这3个科的专属分类研究,并将发现的新分类群,先给予发表。《亚洲夹竹桃目植物之研究》(1-5),是蒋英对夹竹桃科和萝藦科植物的专科专属研究论文,文内有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植物新种、种的分布新记录、新组合和新异名,为编写《中国植物志》提供了主要参考文献。

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决定在1985年之前完成出版80卷中国植物志的任务。蒋英被聘为编委,毅然接受了两卷的编写任务。他勤奋工作,每天清晨,戴着草帽,挂着背包,步行来往于华南农学院和华南植物研究所之间。每天行程12华里,天天早出晚归,三伏酷暑,汗流浃背,一天也不知更换多少次布衫。1973年,在广州召开了"三志"会议(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微生物志),蒋英受到了极大鼓舞,认为应珍惜有生之年,倾注全部心血,努力写好植物志,给祖国后代留下一把打开绿色宝库的钥匙。

蒋英治学严谨,在编写植物志工作中,对每一个植物分类群名称、形态和植物各器官,都经过认真细致考证,一丝不苟。为了纠正外国专家在我国罗布麻属植物分类上的错误,他详细解剖了我国该属植物各个器官,花了一年半时间才得出结论。我国的鹅绒藤属植物,过去一些外国专家把它划为8个属。蒋英经过两年半时间深入研究,解剖了2000多朵花,终于得出这个属各种植物的副花冠特征大致相似,应该归并一个属的正确结论。萝藦科的花粉器是由花粉块、花粉块柄和着粉腺三个器官组成的总体器官,过去所有书籍把这个总体器官,称为花粉块,这是不恰当的。蒋英把它改为花粉器[Pollinarium(pollen-apparatus)]。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他的夙愿实现了,《中国植物志》第63卷终于在197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蒋英看到这本自己几十年心血的结晶,感概万千,在新书赠阅本的扉页上写下一首七律,其中四句是"植物图经八十卷,葱笼大地斐成章;……耄年自喜心犹赤,渭水才惭尚父姜。"这本书是一部概括我国夹竹桃科、萝藦科植物的种类、分布、经济价值、用途及植物进化的科学著作,记载2个科,6个亚科,91属,420个种,66个变种;其中1个亚科,6个属,167个种,30个变种,是蒋英发现和创立的。同时纠正外国专家关于这两个科分类上的错误共160多处;取消和更正法国H勒威依(Leveille)的错误40多个;澄清并归并德国R.施累希特(Schlechter)的一个萝藦属(Aphanostemma);瑞士F.马格拉夫(Markgraf)一个狗牙花属(Pagiantha);苏联E.G.普比其莫娃(Pobedimova)一个鹅绒藤属(Antitoricum);法国M.皮雄(Pichon)的纽子花属(parabeaumontia)、长珠节属(Parmeriopsis)、鳝藤属(Formosia)三个属;美国RR.伍德森(Woodson)的罗布麻属(Trachomitum)等。这卷书大部分是药用植物及工业原料植物,可为农、林、牧、副、医药、工业、环境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本资料。这卷书比较突出的是按照植物系统发育的进化规律排列,并提出其进化理论。图版较多,包括详细的解剖图。因此,这卷书出版后,得到国内外植物学界的重视和好评。《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审稿的评语指出:"这是一部巨大创作,是蒋英教授积数十年的努力钻研成果。描述形态构造方面,配合图版,作了系统的分析,十分清楚,使读者很容易了解,并且在每属种方面,说明其经济用途,十分详细。总的来说,这本著作无论在科学内容方面,还是在实用方面,均具有高度水平,"1978年,英国爱丁堡植物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整理有关植物标本名称的论文,在夹竹桃科和萝藦科中,声称全部根据取之《中国植物志》第63卷。1978年,蒋英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受奖。该书也荣获1979年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编辑:李顺萍